EN
400-139-4349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5-08-19

概述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针对居民生活污水特性研发的集成式水处理系统,通过物理、生物、生态多级工艺组合,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营养盐及悬浮物,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或更高要求。该设备以模块化设计、高自动化程度及低运维成本,成为分散式污水处理(如居民小区、旅游景区、农村地区)及城市管网未覆盖区域的首选方案。

原理与技术路径

1. 预处理阶段

物理拦截:采用细格栅(间隙1-3mm)去除毛发、纤维等细小悬浮物,调节池均衡水量水质,降低后续处理负荷。

沉淀分离:通过竖流式或旋流式沉淀池去除可沉降的泥沙及有机悬浮物,减少生化系统污泥产量。

2. 生化处理核心

A²/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污水依次进入厌氧段释放磷、缺氧段反硝化脱氮、好氧段降解有机物并吸磷,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投加悬浮载体填料,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提升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容积负荷可达2.0kgCOD/(m³·d)。

3. 深度处理保障

精密过滤:采用砂滤池或纤维束滤池,进一步去除SS(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确保出水SS≤10mg/L。

生态消毒:紫外线(UV)或次氯酸钠消毒,杀灭粪大肠菌群(≤1000CFU/L),避免化学残留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4. 污泥处置闭环

污泥浓缩:重力浓缩后,污泥含水率降至95%-97%,减少后续脱水能耗。

资源化利用:脱水污泥(含水率≤80%)可作为园林绿肥或焚烧发电,实现废物资源化。

设备组成与模块化设计

模块功能描述技术参数
预处理单元细格栅、调节池、初沉池格栅间隙1-3mm,调节池停留时间4-8h
生化反应单元A²/O反应池、MBBR填料区MBBR填料比表面积≥500m²/m³,HRT 8-12h
深度处理单元砂滤池、纤维束滤池、紫外线消毒通道滤池过滤速度≤5m/h,UV剂量≥20mJ/cm²
污泥处理单元污泥浓缩池、叠螺脱水机脱水后污泥含水率≤80%
智能控制系统PLC自动控制,配备pH、DO、ORP在线监测远程监控,故障自动报警,支持手机APP操作

核心优势

高效稳定:COD去除率≥90%,BOD去除率≥95%,氨氮去除率≥85%,总磷去除率≥90%,出水水质稳定达一级A标。

占地紧凑:模块化集成设计,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1/4,可直接地埋或置于绿地下方,节省土地资源。

智能运维:PLC控制系统实现液位、曝气、消毒剂投加全自动化,年运行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40%。

生态友好:低噪音(≤60dB)、无异味,适应居民区、景区等敏感环境,支持中水回用(灌溉、冲厕)。

灵活适配:可处理5-500m³/d不同规模污水,支持高寒地区(保温设计)、缺水地区(零排放工艺)等特殊场景。

应用场景

居民小区:处理住宅楼、公寓产生的生活污水,出水可用于绿化灌溉,降低自来水使用量。

旅游景区:地埋式设计不破坏景观,处理游客中心、酒店污水,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农村分散式处理:适用于新农村建设、自然村寨,解决管网未覆盖区域的污水直排问题。

城市配套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铁路站点、机场等公共区域,适应流量波动大的特点。

工业园区生活区:处理员工宿舍、食堂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形成互补。

结论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以技术创新与模块化设计,解决了传统分散式污水处理效率低、占地大、运维难的问题。其高效、智能、生态的特点,不仅保障了城乡水环境质量,更为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及“双碳”政策推进,该设备将成为生活污水治理领域的核心解决方案。


安徽淳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上海路188号中建智立方二期C座
服务热线: 400-139-4349
邮箱: Trafo_01@163.com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