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废水主要源自护肤品、洗护产品、彩妆等日化品生产过程,涵盖配料、乳化、均质、灌装、设备清洗及容器冲洗等多个环节。由于产品种类丰富、配方复杂,其废水成分高度多样,处理难度大,是工业废水治理领域不容小觑的挑战。
一、化妆品废水特征
成分复杂:废水中通常含有高浓度表面活性剂、乳化油、香精、色素、防腐剂、有机溶剂,以及残留的动植物油或合成油脂。
水质特殊:具有有机物浓度高、乳化程度强、可生化性差、色度深、水质波动大等典型特征。
二、处理难点剖析
破乳困难:大量乳化剂使油和水形成高度稳定的乳状液,常规物理或化学方法难以有效破乳,油类和有机物长期悬浮水中,影响后续处理效果。
抑制生化反应:表面活性剂和部分添加剂(如香精、防腐剂)对微生物有毒性或抑制作用,干扰生化系统稳定运行,降低生物降解效率。
水质水量波动大:化妆品生产多品种、小批量、频繁换线的模式,导致排水水质和水量剧烈波动,不同产品线的废水在 COD、pH、盐分等方面差异显著,给处理系统带来持续冲击负荷,影响出水稳定性。
色度处理难:含大量人工合成色素和有机染料,出水色度高,若处理不当,即便 COD 达标,也可能因颜色问题无法满足排放要求。
有机溶剂冲击:部分有机溶剂(如乙醇、丙二醇)虽可生化,但浓度波动大,易冲击微生物,需合理调控进水条件。
存在长期环境风险:废水中低浓度但持久性强的化学成分,可能带来长期环境风险,增加治理复杂性。
三、针对性处理策略
破乳与悬浮物去除:采用气浮或混凝沉淀技术,有效破乳并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油脂。
预处理改善可生化性:对于可生化性差的废水,引入深度氧化工艺,如芬顿氧化、臭氧催化氧化进行预处理,破坏难降解分子结构,提高 B/C 比,减轻生物系统负担。
生化处理保障水质:生化处理阶段常采用“厌氧 + 好氧”联合工艺,如 UASB + SBR 或 IC + MBR。厌氧单元实现有机物有效降解与能源回收,好氧单元保障出水稳定。
深度处理满足高标准:对色度高或排放标准严格的情况,结合活性炭吸附或深度氧化进行脱色和微量污染物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