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养殖废水,若处理不当直接排放或因存放不当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将严重恶化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因此,采用合适的废水处理工艺至关重要。
废水来源与特性
奶牛养殖场废水主要源自牛粪尿、牛圈冲洗水、挤奶消毒水以及奶桶清洗水等。其中,圈舍冲洗水是主要来源,具有水量大且排放不连续的特点。这类废水中混杂着水冲粪、水泡粪以及动物毛发,导致悬浮物含量极高,同时有机物浓度也居高不下。总体而言,奶牛养殖场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呈现出高有机物浓度、高氮磷含量以及高有害微生物数量的“三高”特征。
固液分离:关键预处理环节
在奶牛养殖场废水处理流程中,无论采用何种系统或综合措施,固液分离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养牛场排放的废水通常固体悬浮物含量颇高,与之相伴的是高有机物含量。通过固液分离,能够显著降低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为后续处理减轻负担。此外,固液分离还能有效防止较大的固体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避免设备堵塞损坏,保障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厌氧技术:核心处理手段
鉴于奶牛养殖场废水的“三高”特性,厌氧技术成为养牛场粪污处理中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消化工艺具有显著优势。它能够在较低的运行成本下,高效去除大量可溶性有机物,COD去除率可达85% - 90%。同时,厌氧消化过程还能有效杀死传染病菌,为奶牛养殖场的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好氧工艺对比与选择
直接好氧处理的局限
若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处理固液分离后的奶牛养殖场废水,虽然一次性投资可节省20%,但运行成本却不容小觑。好氧工艺动力消耗大,电力流水消耗是厌氧处理的10倍之多。长期来看,高昂的运行费用将给养牛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好氧工艺选择
A/O法:A/O体是一种兼具去除BOD和脱氮双重功能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尽管其投资相对偏大,但经该法处理后的水易于达标排放。因此,对于规模较大、废水产生量多且具备较强经济能力的养殖场而言,A/O法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工艺:对于中等规模的奶牛养殖场,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等好氧处理工艺则是更优之选。这些工艺在满足处理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投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
综上所述,奶牛养殖场废水处理需根据废水特性、养殖场规模以及经济能力等因素,综合运用固液分离、厌氧技术和合适的好氧工艺,构建科学合理的处理体系,以实现废水的妥善处理和达标排放。